学校简介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和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该学院1938年7月,北洋大学工学院(天津大学)、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迁至西安合成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西北工学院矿冶系调整到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9月15日以西安交通大学采矿系、地质系及基础课部部分师资与设备为基础成立了西安矿业学院,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了校名,与中国矿业大学(原北京矿业学院)是当时煤炭系统仅有的两所5年制本科高校。1998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学校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9年6月9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西安科技大学入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9月23日,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揭牌,这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矿业类院校的研究生院。西安科技大学成立于1958年,现已形成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历史沿革西安科技大学前身史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大学工学院(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组建而成)矿冶工程系。矿冶工程系由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895年的采矿冶金科)和私立焦作工学院(中国矿大)矿冶系(成立于1909年的采矿冶金科)成合并组建而成,聘任殿元教授兼任主任,当时矿冶工程系教授有:任殿元、魏寿昆、张伯声、雷祚雯、马载之、李余庆、王子祐、石心圃。解放后,“矿冶系”更名为“采矿系”,侯运广教授任系主任。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当时就曾提出过采矿系从西北工学院分出,单独成立以采矿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设想。1954年陕西省委根据陕西地区煤炭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曾多次考虑在西安创办一所为煤炭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校。但是,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均未实现。1957年7月,国家高教部决定,将西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调整到当时已由上海迁来西安的交通大学。采矿系调至交通大学后,原归属采矿系的地质教研组分出,与西安动力学院及西北农学院水利系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教职工组合并组建了交通大学地质系,袁耀庭教授担任系主任。候运广教授仍担任系采矿系主任。西安科技大学本史西安科技大学1958年7月,陕西省人委根据西北协作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煤炭工业在发展对培养科技干部的要求,以会办骥字第307号文正式批准,成立“西安矿业学院”,同时组成了西安矿业学院筹备委员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长张华辛任主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郝耀、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苏庄任副主任,成员有:何候、候运广、袁耀庭等。筹备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何能主持,负责开展日常筹备工作。1958年8月1日,筹备委员会正式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根据陕西省人委、高教局精神,研究部署了筹备工作。责成筹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面筹备工作。根据陕西省人委、高教局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的采矿、地质两系全套设备物资(包括新设的矿山机电专业)并带既定任务(包括58年度设备物资、经费预算及原在校学生和本年度新招学生)调出”建立新校,以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干部学校为校址(煤干校搬回原煤田地质局),占地103亩。从1958年8月12日起,有关各方开始搬迁。当时由西安交大转来学生210名。交通大学招生到矿院报到的新生243名,另从交大转来教职工96人,设备费5万多元,中外书籍1万余册和部分教学、实验设备。这些由西安交通大学转来的师生以及设备、书籍等就是西安矿业学院成立时的基础。在陕西省委、省人委、陕西省煤炭局的领导下,在西安交通大学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筹备工作就绪。1958年9月15日,西安矿业学院开学典礼在西安市吉祥村矿院校址内隆重举行。省委有关领导,省煤炭工业局领导、西安交通大学领导等出席大会。一所新的高等煤炭院校——西安矿业学院宣告成立,隶属于煤炭工业部。1998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学校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9年6月9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办学条件学科建设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简称西科大),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分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17个学院(部)。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3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和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5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3年新增加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和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19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900余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0人,陕西省“百人计划”7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7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6人。学校还有一支由2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8人。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学位设置2013年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西安科技大学共有6个学科参评,4个学科排名前10。序号学科名称排名1安全科学与工程62矿业工程73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4测绘科学与技术10西安科技大学学科、专业西安科技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学科代码名称0819矿业工程0814土木工程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02机械工程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23个)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代码名,称学科代码名,称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819矿业工程081901采矿工程081902矿物加工工程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0819Z1矿业经济与管理0819Z2矿业信息工程0814土木工程081401岩土工程081402结构工程081403市政工程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3地质工程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Z1地学,信息工程0818Z2矿山环境工程0802机械工程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车辆工程0802Z1矿山机电工程0802Z2机械工程材料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学科代码名称0819矿业工程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802机械工程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4土木工程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0705地理学0808电气工程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202工商管理0835软件工程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73个)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代码名称学科代码名称0202应用经济学020205产业经济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701数学070104应用数学0705地理学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1自然地理学070502人文地理学0801力学080102固体力学080104工程力学0802机械工程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车辆工程0802Z1矿山机电工程0802Z2机械工程材料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材料学080503材料加工工程0808电气工程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1电机与电器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2电路与系统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1物理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通信与信息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3系统工程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0814土木工程081401岩土工程081402结构工程081403市政工程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2化学工艺081704应用化学081701化学工程081703生物化工081705工业催化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地质工程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Z1地学信息工程0818Z2矿山环境工程0819矿业工程081901采矿工程081902矿物加工工程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0819Z1矿业经济与管理0819Z2矿业信息工程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1环境科学083002环境工程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工商管理(管理学)120202企业管理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1会计学120203旅游管理院系设置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体育部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独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组织机构党群部门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党校),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工会,团委。行政部门校长办公室,监察处,教务处,研究生学院,学生处,科技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基建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离退处。直属单位西科产业公司(房地产开发中心),图书馆,附属中学,校友联络办公室,国际交流中心,期刊中心,网络中心,机电厂。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国防生选培办,1+2+1留美教育,研究生在线。信息资源西科新闻,图书资源,网络资源,西科电邮,视频点播,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学校领导现任领导职务姓名党委书记刘德安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更社党委副书记张立杰,甘安生纪委书记刘子实副校长韩江水,马宏伟,张金锁,李树刚总会计师黄英维历任领导历任校(院)党委书记刘德安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2006至今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2003~2006西安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2003王斗虎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2003~2006西安科技学院党委书记1999~2003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1997~1999徐子善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1990~1997王学文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1987~1990肖继彦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1983~1987罗沛西安矿业学院党委书记1965~1983历任校(院)长杨更社西安科技大学校长2013-今苏三庆西安科技大学校长2006-2013常心坦西安科技大学校长2003~2006西安科技学院院长2000~2003徐子善西安科技学院院长1999~2000西安矿业学院院长1995~1999赵文杰西安矿业学院院长1987~1995王学文西安矿业学院院长1983~1987李树荣西安矿业学院院长1979~1981罗沛西安矿业学院院长1981~1983西安矿业学院院长1965~1979郝耀西安矿业学院院长1961~1965知名校友陈苏社:神华神东煤炭公司大柳塔矿总工程师刘建辉:四川大成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沈浩:陕西延长石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靳宏利: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董事长何万盈: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校园文化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训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学校精神励志图存自强不息所获荣誉西安科技大学“十一五”以来,该校承担科研项目3188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5项;科研经费总额7.3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0项;获准专利248项。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广大毕业生在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是陕西省“文明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学校发展发展前景展望未来、西安科技大学将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以“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坚持“四个一”的工作思路(即:确立一个可行的奋斗目标,作为凝聚全校教职工的一面旗帜;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作为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制定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作为以人为本从严治校的基础;建设一个开拓奋进的领导班子,作为学校事业前进的火车头),积极推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战略。学校一贯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强化“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规律,初步构建了“三个对接、三个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让师生走出书本;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对接,让师生走出课堂;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对接,让师生走出学校),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建立了有利于学科创新、科研创新的政策保障体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岩土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领域形成了相对稳定且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学校承担并完成了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31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0余项。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凭借自己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建立了科技孵化基地,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K型复合胶体灭火材料及设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配电过程自动化”等产品投入了批量生产,许多研究成果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始终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方针,“内稳”“外引”并举,不断完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的用人机制;十分强调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大力推动学科专业学术团队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才稳定与潜能发挥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夯实事业留人的基础;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使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加强。发展理念西安科技大学学校以“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理念,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和基本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4万平方米,校园景色秀丽、环境优雅。藏书200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77亿元,拥有3个省(部)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校重视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波兰、荷兰、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院校、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是最早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院校之一,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1+2+1”中美双学位项目、“4+1”中英研究生项目、外国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等多种合作项目。校友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并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各类学生,使学校在国际上的声誉不断提高。日月流逝,斗转星移。在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学校秉承西工的“公诚勇毅”和交大的“爱国荣校、饮水思源”,几代西科人遵循“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辛勤耕耘,艰苦创业,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基础扎实,适应性强,作风朴实,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基础厚实,管理严格,注重实践,强调素质”的办学风格,以及被诠释为“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建校后,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人才5万余名,他们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在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毕业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沐浴着新世纪的春风,2万余名西安科技大学师生员工正以新的姿态、新的理念和新的举措积极推进学校各项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综合实力新的跨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西安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录取类别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学校全部普通本科专业在陕西省进入一批本科批次招生。在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四川、安徽、湖南、江西、内蒙古、云南、重庆、福建、宁夏等省份全部专业进行一批本科批次招生,在河北、广西、贵州、甘肃、新疆、青海等省份部分专业进行一批次招生。美术类录取规则1、对于学校组织专业课考试的省份,参加校考成绩录取;对于学校未组织专业课考试的省份,参加统考成绩录取。2、组织校考省份录取办法:①考生必须取得省级专业统考合格证和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证;②文化课成绩达到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③按综合分(校考专业课成绩×70%+文化课成绩×30%)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3、未组织校考省份录取办法:①考生必须取得省级专业统考合格证;②文化课成绩达到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③按综合分(统考专业课成绩×60+文化课成绩×40%)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4、以上录取规则若与考生所在省份艺术类专业录取政策相矛盾,以考生所在省录取规定为准。校园期刊校刊《成长·我的青春》是西安科技大学创办利用iebook制作的陕西高校中首部校园青春励志电子杂志,以“描绘青春色彩,记录成长足迹”为宗旨,通过大学生特色、生动的语言、文稿,从他们独特的视角讲述校园新闻和青春故事,为广大爱好文学、摄影、音乐、电影、新闻等方面的读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无缝链接,每期刊登《身边》、《影像西科》优秀电视节目,对更好的传播校园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学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出积极地努力。《成长·我的青春》以青春励志定位,希望从西安科技大学出发,逐渐关注到更多更广更深入的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时事话题、励志故事,从而成为我们大学生青春成长道路上一道鲜亮的风景。执行主编:李宥策划编辑:张剑宋贤庆马鑫栏目编辑:张思怡刘朦朦秦思美术编辑:吴行健史能相关新闻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影像组开展夜拍技巧交流学习活动2013年10月29日,为进一步提高影像组成员的摄影水平,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宣传部影像组组织开展校园夜拍交流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处理本学期军训开始时,影像组新组员向高年级学长反映的弱光条件下拍照难、出片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在室外手把手的现场教学,影像组告别了以往“光说不练”的室内讲座。组内的成员十分支持此次活动,希望以后能经常开展,探讨摄影技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高摄影技能。联系电话:
锟斤拷锟斤拷谋思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私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站锟斤拷图
Copyright © 2011-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