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南华大学南华大学坐落于全国工业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中国交通中心、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蒸湘区,成立于1958年,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具有5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部的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与原隶属湖南省政府的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南华大学由本部和新校区组成,占地面积3000亩,图书馆纸质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办学涉及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3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7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南华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资格。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招生,并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在校学生370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3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学校设有25个教学院部,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18所协作型附属医院,设有国家首批的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和核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核资源工程学院、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数理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儿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体育学院、国际学院、马列教学研究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船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5个教学院部,另在附属医院设有16个临床学院。学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机构、核工业四大央企、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董事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乌克兰国立矿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国内外100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推荐优秀本科生到合作院校免试攻读研究生。历史沿革20世纪50年代,年轻的共和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组成南华大学的两院一所,在发展核武器和核工业的号角声中,在提高人民卫生保健水平的呼唤声中,应运而生。尔后,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脉搏,在艰难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南华大学1958年,为提高人民的卫生保健水平和加快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国家批准建立衡阳医学院,由湖南医学院(今湘雅医学院)全力支持,隶属湖南省政府。时任湖南省文教办主任华国锋担任筹委会副主任。1959年,在发展核武器和核工业的背景下,国家将原中南矿冶学院矿冶工程系等专业系迁至衡阳,组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后为核工业部),为我国唯一培养铀矿开采本科学历以上高级人才的专业学院,因此被誉为中国铀矿冶第一学院。1962年,为适应铀矿山地质研究、采矿研究、化学分析以及放射性仪器研制等需要,中共二机部党组与江西省委商定在江西矿务局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南昌矿业研究所”,简称南昌所,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十二局。1966年,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的矿山设计部分与南昌所合并,成立二机部第三研究设计院,简称三院。1962年,衡阳医学院停办。1965年复办改为衡阳医学专科学校。1977年恢复衡阳医学院建制。1969年,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停办。南华大学历史沿革1969年,三院与二机部第一研究设计院的水冶设计部分合并,成立二机部第四设计研究院,简称四院,由南昌迁址衡阳。1975年,在四院科研室的基础上组建湖南矿山研究所,代号为湖南六所,又称湖南铀矿开采研究所。1983年,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复办,更名为衡阳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南工学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两度题写校名。学院实行部省共建、部管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学、科研、管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3年,衡阳医学院在健全体制、稳步前进的基础上开始全面改革,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遵循高等医学教育规律,推动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学院面貌焕发一新。1982、1983和1988年,湖南六所先后更名为核工业部铀矿开采研究所、核工业部第六研究所和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了科研结构和发展方向,改革了内部管理体制,推动铀矿开采和核辐射防护研究与开发不断取得丰硕成果。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中南工学院和原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创造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2002年2月6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政府在湖南宾馆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南华大学。中纪委驻国防科工委纪检组长陈求发、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分别代表国防科工委和湖南省政府在共建南华大学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国防科工委将在南华大学的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使该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加强与军工集团、军队的合作。同时,湖南省政府也将增加对南华大学的投入。2002年10月,中国一流且具有国际影响的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核特色进一步彰显和强化。同时,核工业415医院划转为南华大学直属型附属医院(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合并。2003年,南华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核技术与应用成为第一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学校成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2005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5年9月20日,南华大学在北京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学校建设的“核”特色。双方约定在人才培养、核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探索产学海军国防生研结合新模式。2005年10月13日,全国高校首家核能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在南华大学成立。2006年10月8日,南华大学医学院与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协作,建立了湖南省首批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2006年12月21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十一五”共建南华大学协议书。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求发,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分别代表国防科工委和湖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协议,并给南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授牌。2007年,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权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学院。2007年11月27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率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负责人到南华大学视察,要求南华大学不断提升特色专业水平、科技研发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省政府各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和落实湖南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委共建南华大学的工作,支持南华大学建设成为湖南省高水平大学。2007年11月2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钱积惠受聘南华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12月6日,湖南省第二批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南华大学衡钢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举行挂牌仪式,衡钢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唐鹿主持仪式,总经理赵建辉、党委书记许平忠,校党委书记邹树梁、副校长丁德馨等出席了挂牌仪式。南华大学新校区2008年6月24日,南华大学与美国中南部最好的大学——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奥本大学达成合作意向。2008年7月19日,衡阳市人民政府与南华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南华大学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为研究中心揭牌,市长张自银代表市政府签约。签约仪式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段志刚主持。2008年10月14日,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与南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将与南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广泛、全面的合作。2008年10月16日,南华大学迎来50周年校庆。校友段燕文、曾益新、刘祖国、陈方平捐赠了刻有由卫生部部长陈竺题词“聚南国精英,育华夏俊才”的五彩石。2009年发展动态南华大学校徽2009年3月21日,湖南省长周强专程来到南华大学看望师生,就学校发挥优势,办好特色专业展开调研,周强强调南华大学要坚持特色办学思路,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力度,着力在核学科领域打造“北有清华,南有南华”的品牌,要把南华大学办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校,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009年6月23日,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湖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南华大学合作协议,将共同把南华大学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核科技研发基地。这是中核集团首次与省级政府共建一所大学,也是湖南省首次与央企共建大学。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扶持南华大学核工业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共同促进核人才培养,推进核科技产学研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将南华大学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核科技研发基地。湖南省政府将南华大学列为湖南重点建设大学,在教学、科研和基础条件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中核集团以参与学科与专业建设、提供科研实习基地、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等方式参与共建。中核共建2009年6月24日,在南华大学生命研究中心召开了由苏州大学、南华大学携手合作的863计划项目“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在重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学术研讨及项目启动会。2009年7月14日,国防重点建设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通过竣工验收。2009年7月19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任唐传祥和南华大学党委书记、国防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邹树梁分别代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南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核学科专业建设、核科学技术研究和核类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合作,为致力促进核科学技术学科专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国核工业尤其核电产业的发展,打造合作共赢新平台。2009年8月3日,湖南工学院、南华大学关于湖南工学院西校区资产交接仪式举行。湖南工学院院长张力向南华大学校长文格波移交湖南工学院西校区资产清单,双方郑重签署资产交接书,标志着湖南工学院西校区资产正式移交南华大学。2009年8月6日,南华大学和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举行产学研合作协议签字暨揭牌仪式。书记邹树梁、副校长廖端芳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峰、党委书记刘士鹏、总经理助理李长瑜等参加了仪式。2009年8月17日,湖南省长周强提出,高校将启动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重点支持5-6所省属高校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优势学科,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周强提到了湖南师大、湘潭大学有不错的学科,南华大学的核学科在全国排名也比较靠前等。2009年10月8日,南华大学新增矿业工程、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10月15日,南华大学核科技文化园荣获首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2009年10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铜像落户南华大学。2009年11月12日,南华大学第13所附属医院——附属郴州医院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成立。党委书记邹树梁、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小春、郴州市副市长雷晓达分别为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南华大学郴州临床医院、南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授牌。2009年11月24日,南华大学工程技术检测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计量认证/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扩项评审。船山公寓2009年12月15日,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2009年12月16日,南华大学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矿冶部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中核集团矿冶部主任、中核金原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德林,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副校长丁德馨、罗成翼出席仪式。2010年发展动态2010年3月11日,南华大学成立核类教材编写委员会,正式启动核类系列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工作,校党委书记邹树梁任编委会主任。编委会下设核工程技术类教材编写小组、核资源与核燃料类教材编写小组、核建设与环境安全类教材编写小组、核机电类教材编写小组、核经济管理类教材编写小组、核医类教材编写小组和核人文哲学类教材编写小组等七个编写工作小组。2010年3月30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在北京亲切接见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一行。2010年3月31日,田湾核电站副总经理顾颖宾一行来校调研,洽谈人才培养等合作事宜。2010年4月1日,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在北京拜见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周远清希望学校尽快在科研经费上实现新的突破,建议学校要建立和建设好“核文化研究所”、“核专业教学实践基地”。2010年4月1日,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在北京亲切接见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表示将大力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积极促成环境保护部与湖南省共建南华大学。2010年4月2日,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在办公室接见了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听取了关于学校工作汇报。2010年4月17日,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张自银、市委副书记李金冬深入南华大学现场办公,就新校区建设事宜召开座谈会。张文雄指出,要实现南华大学跻身中西部地区百所特色高校和湖南5所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新校区建设是重要的落脚点,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强度支持,以战略举措建好新校区。2010年4月23日,书记邹树梁、纪委书记阳小华一行应约专程拜会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炳华。2010年4月26日,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邹树梁和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夏宝生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2010年4月27日,南华大学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成都举行产学研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10年6月10日,南华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召开,华南理工大学提交的设计方案最终中标。衡阳市委副书记李金冬、副市长许满意出席评审会。南华大学新校区选址蒸湘区雨母山乡二塘村,预计投资金额5.7亿元、征地1200亩,以40000学生的规模从用地、管网、交通、生态等方面进行远景规划,整体设计突出“校区+片区、围墙内+围墙外”同步,全力打造“生态大学城”。2010年6月18日,由湖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厅、教育厅、省军区、省国防委员会联合发文(湘国教办[2010]6号),表彰了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18个先进单位,南华大学被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是湖南省唯一获此奖的高校。2010年6月28日,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在第二教学楼举行揭牌仪式和庆祝大会。2010年7月12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2010]7号),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申报的“核安全工程”被批准为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是全国开设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唯一高校。2010年8月2日,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2010年管理人员基础理论培训班举行开学典礼,南华大学为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培训管理人员。2010年8月11日,南华大学从2011年起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2010年9月17日,南华大学儿科学院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举行挂牌仪式。历史沿革2010年9月19日,南华大学与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签署“订单+联合”培养核电人才协议。2010年9月26日,南华大学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开展毕业生预征工作的评选表彰。2010年10月19日,中国核工业集团第二期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进修班在南华大学开班。2010年11月5日,南华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陈万诚创作的大型历史电影文学剧本《不信台湾不姓朱》荣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剧本奖。2010年10月27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市召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荣获“特色栏目”奖。2010年11月6日,南华大学荣获中核集团颁发的“核工业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2010年11月16日,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莅临南华大学新校区。2010年12月11日,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南华大学联合培养班开学典礼在学校西苑一办公楼举行,校党委书记邹树梁、副校长邹长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华平等出席开学典礼。2010年12月21日,南华大学荣获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发展动态2011年1月26日,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南华大学产学研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成功举行。2011年3月14日,中核四O四有限公司与学校合作框架协议回访座谈会在西苑一办公楼成功举行。2011年3月11日,学校核科学技术学院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人力资源处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举行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基地协议书签字仪式。2011年3月12日,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授权首席代表魏建新博士到访学校,就两校进一步合作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2011年5月24日,湖南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二五”共建南华大学签字仪式隆重举行。湖南省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协议,共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南华大学,全力支持3所高校加快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协议,把3所高校纳入全省“十二五”规划和教育强省建设重点,加强与教育部、国防科工局的衔接协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周强称赞南华大学在核学科专业方面成绩突出,堪称“北有清华,南有南华”,表示省委省政府将认真履行协议,把南华大学纳入全省“十二五”规划和教育强省建设重点,加强与国家国防科工局的衔接协共建南华大学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11年6月2日,中核集团纪检组长李学东一行莅临衡阳对南华大学进行视察。指出十二五期间中核集团将进一步加强与南华大学的合作,以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科研立项、师资队伍等方式参与共建。2011年8月,南华大学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层次教育项目被教育部批准,成为湖南省首个护理学专业的中外合作本科项目、第4个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2011年9月26日,由南华大学姜志胜教授担任主席,南华大学相关部门和加拿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与血管生物学学会(CSATVB)共同举办的2011年中-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胜利召开。2011年10月20日,中核集团副总经理邱建刚一行莅临学校指导工作,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南华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班举行开学典礼。2011年10月24日,教育部批准南华大学等133所高校为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2011年11月3日,南华大学校友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成立,校长文格波任会长。2011年11月5号,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科技开发与咨询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南华大学医学院会议室隆重召开。2011年11月8日至9日,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在南华大学召开。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出席会议。全国21个省、市教育部门负责人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8所高校的代表参加会议。2011年11月18日,南华大学附属海南医院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举行揭牌,海南省副省长林方略、卫生厅厅长白志勤、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等领导出席。2012年后发展动态2012年1月5日,南华大学董事会成立,湖南省政府副省长李友志,湖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许云昭,中核集团副总经理邱建刚,中核建设集团副总经理祖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魏锁,中广核集团总经济师岳林康等90余家单位的领导出席。四大央企领导表示将积极推进与南华大学的合作,为南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持,为南华大学的发展与建设助力。2012年6月18日,衡阳市委书记童名谦在市领导严志辉、段志刚、罗东海、许满意、徐发科、陈树生的陪同下,深入南华大学调研教育工作,参观了南华大学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第二展室、核文化展览室和核电模型展览室,查看了“国产化百万千瓦核电站反应堆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模型”。2012年2月22日,湖南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审议通过南华大学列为本科一批招生院校。2012年11月16日-17日,2012年全国特殊病原体学术研讨会在南华大学举行。2012年11月20日,南华大学获批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2月28日,南华大学国际学院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6月4日,湖南省政协主席陈求发深入南华大学、部分企业和项目工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周海兵,衡阳市政协主席廖炎秋陪同。陈求发莅衡第一站便到南华大学雨母山新校区查看校区建设进度,并赴南华大学老校区参观核文化展览室、核电模型展览室、氡实验室等。2013年6月6日,湖南副省长李友志深入湖南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南华大学、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进行考察,要求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市长周海兵一同参加考察。李友志一行看望了南华大学海军国防生,考察了核文化展览室和核电模型展览室。2013年7月8日,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应邀为南华大学2013年领导干部暑期培训班讲课,李亿龙作《中国梦与衡阳实践》的主题报告,生动解读中国梦、衡阳梦。李亿龙最后寄语南华大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使学校在追梦的过程中,梦想成真。2013年7月17日,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雄飞在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任亚波的陪同下深入南华大学新校区建设工地现场督查,了解工程建设情况,督促加快建设进度。2013年10月13日,“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南华大学校友胡震报告会在南华大学大会堂成功举行学术研究研究机构南华大学学校拥有20个“十五”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十一五”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0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省级示范实践教学中心);拥有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11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6个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学校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0个科研机构,拥有30个学科实验室(中心),拥有7个省部级“十一五”重点学科、国防特色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氡实验室是湖南省一类重点实验室、国内高校唯一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防科工委授权的氡计量站、是国际氡计量组织的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学校承担973项目、863项目、国防军工重大项目及国家、省部级和地方政府其他纵向科研项目800余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横向课题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0余项。8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0余篇,平均每年被SCI、EI、ISTP三大文献检索200余篇。学校积极进行与国外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进行合作,互派留学生;与乌克兰国立矿业大学开展了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长期的联系。建校50余年来,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0余万名“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专门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扎根奋斗国防科技工业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第一线;大多已成为生产、科研、管理骨干,一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院士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高层领导。研究资源南华大学南华大学依托学科优势,坚定不移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紧紧围绕衡阳市核工业、现代装备制造、矿产品开发和加工、食品和医药加工、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医疗卫生事业等主导产业,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衡阳市人民政府与南华大学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耒阳市、湘衡盐矿、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耒阳火电厂等企业签订了8个技术转让和项目合作合同。学校在华菱衡钢集团等单位建立产学研结合创新基地,为对方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研发、管理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现有省产学研示范基地7个。充分依托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所、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研制开发了“瑞尔康环保防氡乳胶漆”产品获得国防科工委和省部级嘉奖、“钢水液面控制仪”替代了法国同类产品。学术交流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学术期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为CSCD源刊,于2008年进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校是中国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际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办学条件院系设置南华大学校本部占地面积1378亩,南华大学新校区占地1200亩。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电子图书78万册。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和11所协作型附属医院,共有病床8000余张。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110余个。南华大学新校区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于2010年10月正式启动。衡阳市委、市政府大手笔支持新校区建设,将衡州大道以北、潭衡高速公路以西、蒸水河以南整体规划为新校区建设范围,一期规划用地1200余亩,突出“校区+片区、围墙内+围墙外”同步,全力打造“生态大学城”。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按照国家标准为南华大学的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以4万学生的规模从用地、管网、交通、生态等方面为之量身打造远景规划,支持南华大学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好新校区,另外,学校新校区是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的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华大学数理学院南华大学医学院南华大学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华大学护理学院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华大学文法学院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南华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华大学国际学院学科建设南华大学学校设有核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基础医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1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另外设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高校教师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等3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72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7个;拥有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国防紧缺专业29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3个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10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省级示范实践教学中心。学校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0个科研机构,拥有30个学科实验室(中心),其中有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1.核特色学校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物理、核技术、安全工程(建筑安全,核安全、化工安全)、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矿物资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放射医学、热能动力工程(核电工程)等11个核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是国防重点专业,核技术及应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国防紧缺专业。是中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较完整的高校,18个涉核专业,核支撑专业和学位点24个。南华大学也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该校已经能够培养临床医学硕士、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三种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建有湖南省核工业南华大学科技园,以附属南华医院(原核工业415医院)为基地,依托核、医两大学科专业建设湖南省核应急医疗中心。全国只有19所高校开设了核技术与应用研究生教育专业,南华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三所进入该领域全国前四强,排名在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之上。2.医学特色学校医学优势突出。办学50余年来,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湖南省培养了8万余名高级专门医疗卫生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人才培养和科研经验。设有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临床医学专业为龙头,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麻醉学、药学、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齐头并进的完整的医学专业体系,是湖南省医、护、预防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3.环保优势南华大学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2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为凸现“环保优势”特色,打造南华大学环境保护新平台。201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安全工程工程硕士点和环境工程(含放射性环境监测与治理方向)和安全工程(含核安全方向、建筑安全方向和化工安全方向)等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600人,工程硕士研究生25人。学院现有教职工22人,其中博士2名,在读博士生8人。教授3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2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政工师1人、讲师7人。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安全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横向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三大检索10篇,初步形成了放射性三废处理技术和铀矿通风与辐射安全两个研究方向。教学建设师生情况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50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1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各类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2000余名。学校招收和选拔国防生的专业22个,共有在校学生400余名。其中有海军国防生400多人。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有教职工4000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工2366名(不含附属医院),其中教授350名,副教授809名;有14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8名,有省部级各类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202名;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教学设施校本部占地面积1378亩,南华大学新校区占地1200亩。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电子图书78万册。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和11所协作型附属医院,共有病床8000余张。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110余个。南华大学新校区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于2010年10月正式启动。衡阳市委、市政府大手笔支持新校区建设,将衡州大道以北、潭衡高速公路以西、蒸水河以南整体规划为新校区建设范围,一期规划用地1200余亩,突出“校区+片区、围墙内+围墙外”同步,全力打造“生态大学城”。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按照国家标准为南华大学的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以4万学生的规模从用地、管网、交通、生态等方面为之量身打造远景规划,支持南华大学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好新校区,另外,学校新校区是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的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学校领导党委书记:邹树梁校长:文格波党委副书记:罗成翼副校长:吴移谋、丁德馨、龚学余、阳小华、刘升学、全智华、唐振平、姜志胜纪委书记:熊哲琰正校级督导员:李代华、邹长城、赵红文化传统学校校训明德博学求是致远学校精神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学校校歌作词:集体作曲:聂春吾(第一段)沐浴新世纪的阳光,欣欣的南华令人向往,汇聚九州菁华,培育华夏栋梁。啊,南华,国防俊杰在这里诞生,白衣战士在这里成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英才辈出,桃李芬芳。(第二段)汇入新世纪的洪流,奋进的南华蓬勃向上,迎接时代挑战,谱写青春华章。啊,南华,人生理想在这里升华,创新精神在这里弘扬。科教兴国,南华争先,开拓进取,永铸辉煌。学校校徽圆形,蓝色基调,侧面如花蕾,平面如绽放的花瓣,三层花瓣间环以汉、英文校名。整体如炽热的火炬,又似东升的旭日,象征南华大学团结奋进、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办学特色——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类学科群,把南华大学建设成为省内先进、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支创新型的科研队伍,并培育3~5支有突出贡献的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南华大学——建设8~10个具有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实验室,培育打造国家核学科实验室。——根据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和七大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瞄准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形成新的生产力,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凸显科研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开发研究出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进程。重点在采铀新技术、辐射防护新技术、乏燃料后处理、反应堆可靠性分析技术、核设施退役与治理、核电站经济评价与管理信息化等研究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取得新的科技成果。——建设成国家重要的高层次核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计划培养核类学科专业本科生6000余名、硕士生1200余名、博士生100余名,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支核电湘军,为国内外核电站的建设提供人才队伍。2.重大措施——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核类学科群目标,计划引进一批海外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国内高水平科研人员;积极培育现有人才队伍,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打造3~5个有突出贡献的科研创新团队。——核科技工业产学研园区建设工程。依托地方支持,建设核科技工业产学研园区,打造一个核工业新型科研、技术开发转化基地。——科技楼建设工程。加强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建设,启动科技楼建设项目,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知名校友吴建常,1964年毕业于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今南华大学)有色冶金专业,历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曹光佑,1969年毕业于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今南华大学),全国政协委员、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曾益新,1985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计亮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在衡阳工学院(今南华大学)工作,曾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南华大学莫斌,1989年毕业于衡阳工学院(今南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研究生学历,碧桂园总裁。段燕文,1983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获得临床和预防医学双学位,哈药慈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筹建负责人。陈国强,1985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医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刘祖国,1985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医学系眼耳鼻喉专业,眼科学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冉丕鑫,1980年9月至1985年6月在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学习,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翁立达,1965年毕业于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今南华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著名水资源保护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局长。廖端芳,1985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陈方平,1983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医疗系。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陈建平,1992年毕业于衡阳工学院(今南华大学)计算机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特燃站总工程师。胡震,1985年进入衡阳工学院(今南华大学)计算机系学习,“蛟龙号”副总设计师。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副主办,副总设计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和5000米深海试验项目副主办。所获荣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高校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资格高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本科一批招生高校中国核工业人才培养基地相关新闻中核集团在南华大学设立人才培养基地中核集团在南华大学设立人才培养基地,有利于中核集团与南华大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互利双赢局面。中核集团将会在海外人才引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互派专家担任特聘教授、科研项目合作方面与南华大学展开务实合作;南华大学将在毕业生就业、学位建设、人才培养培训、核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享有在中核集团的优先权。联系电话:0734-8282553(兼传真)
锟斤拷锟斤拷谋思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私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站锟斤拷图
Copyright © 2011-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