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莱阳一中创建于1938年,前身为胶东公学、胶东中学.现为公办高中,全国知名中学、山东省重点高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高中协会常务理事学校,烟台市明星学校、首批面向全国开放的学校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推荐学校,国家级德育重点课题和教改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基础设施1992年该校校舍改造建筑面积12000平米,2002---2004年该校扩大办学规模,新建校舍面积45000平米,该校现占地12.06公顷,校舍建筑总面积100000m2。师资力量有教学班81个,在校学生5300多人,教职工411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9人,中级教师10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l9人,烟台市级优秀教师49人。发展历程1938年12月,设在蓬莱县的抗日中学并入胶东公学,由于日军入侵,胶东公学撤离黄县。1939年2月,胶东公学并入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40年5月,胶东公学复学,校址设在蓬莱县前吴家一带,校长赵野民。由于日军扫荡,学校被迫疏散。1940年12月,胶东公学以掖县短期师范为基础复学。1941年3月胶东公学师范科暂定修业期限为6个月。1941年春末胶东公学本部与北海分班会合,东迁到牟、海、福、栖等县边区一带。1942年8月胶东公学增设高中一班,约40人,胶东女子中学与胶东公学合并。1942年9月李芸生调任胶东公学校长。1942年冬,日伪军对胶东大扫荡,杀害胶东公学学生8人,著名的胶东公学教师迟健民同时遇害。1943年6月胶东公学扩大规模,共招生1200人。1943年12月1日,胶东行署决定,胶东公学改称“山东省立胶东公学”。1944年夏,海阳中学奉命并入胶东公学。1945年3月,胶东公学撤销,部分干部教职工筹办莱阳中学。1945年7月,莱阳中学成立。1945年9月,胶东行署决定以莱阳中学为基础,恢复胶东公学。1945年11月,姜守迁任胶东公学校长,王本贤为副校长,校址设莱阳中学驻地,莱东县南务村。1946年3月,胶东公学移设烟台市,并将东山中学、烟台师范合入,农村部分为胶公分校。1947年9月,胶东公学、一中、二中部分干部师生转移到乳山成立烟台联合中学。1948年10月,依照《山东省政府关于恢复教育工作的指示》,胶东区行政公署在莱东县鹤山后村建立胶东中学,并在莱阳城设分班。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350人,共有10个教学班,学生467人。1949年,胶东中学本部由鹤山后村迁到莱阳城与分班合并,校址在大寺街宋荔裳故居。1950年更名为山东省立莱阳中学。1952年,改称山东省莱阳第一中学,并在莱阳城北亭山南麓兴建新校舍。暑假除招收7个初中班外,又增设了高中部,招收3个高一班,后由黄县转来两个高一班,共有20个教学班,学生965人,教职工75人。同年,学校建立了莱阳专区地委直属中等学校党委会,宫玉亭任书记。1953年7月,学校由城内旧址迁至城北亭山新址,共占地200亩。1954年新建了理化实验室、图书馆和阅览室。1957年,学校发展到30个教学班(初中12个,高中18个),在校学生1474人,教职工80人。1960年,学校被烟台专署定为教育改革试点学校,初中17级一、二、三、四班和16级一、四班进行大改试验,试行五年一贯制;高中9级一、二班进行中改试验,试用省编新教材,但不缩短修业年限。1961年,又被烟台专署定为专区重点中学和山东省十年一贯制试点学校。1962年,被省政府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未招生,原有在校学生1500人。1969年9月,学校将原有教职工及教学仪器、图书等分出两份,分办柏林庄高中和冯格庄高中,一中改称莱阳县中学,并自本年起停办初中部。高中招生废除了文化考试制度,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学制改为二年。1977年9月,学校恢复山东省莱阳第一中学名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并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在校学生1350人,教职工102人。校舍建筑面积为10232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4964册,教学仪器总价值17550元,勤工俭学总收入12069元,国家年拨教育经费203800元。1979年,学校大礼堂落成。从1981年暑期招生开始,学制改为三年。1985年,学校共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20人,教职工172人。图书馆藏书50311册,各种教学实验仪器2944件,国拨年教育经费52.5万元,学校占地182亩,校舍建筑面积16983平方米,校办工厂年产值3.6万元,勤工俭学年收入5.55万元。1986年8月,学校共有28个班,34级新生入学,六个重点班,两个普通班,33级六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32级五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一个基础班,另有一文三理共计四个文化补习班。自1986年起,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新生开展军训教育。1987年,学校有教学班24个,共有学生1577人,教职工187人,其中,教师本科学历43人,专科学历53人,中师学历8人,50岁以上16人,35—49岁36人,35岁以下50人。1988年12月9日学校召开庆祝建校50周年大会,1700多名师生参加,市委副书记任顺堂同志到校祝贺并作重要讲话,会前召开了在莱阳市工作的“老校友座谈会”。1992年学校占地181.5亩,共有教学班27个,在校学生1847人,教职工247人,图书馆藏书54900册,各种教学实验仪器价值24万元。国拨教育经费107万元,学校占地181.5亩,校舍建筑面积24714.8平方米。同年,在市委、市政府及教委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全市人民集资校改,新建教学楼、图书楼、男、女生宿舍楼、教职工宿舍楼和学生食堂餐厅各一幢,还扩建了理化实验楼,另外,改建了体育场,硬化了校园路面,校舍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从而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使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省校舍改造评估验收中,学校获得全省总分第一名。1993年学校被评为烟台市级规范化学校。1994年学校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1995年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1996年学校被评为烟台市明星学校,同年,学校承办了烟台市“三爱”教育现场会,会议重点推广了该校改进和加强师德建设的经验。1997年学校建成了体育馆,安装了校长办公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音像备课中心。同年,学校被确定为烟台市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推荐学校。1998年学校承办了烟台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并被评为烟台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该校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1999年学校被确定为烟台市首批面向全国开放的名校。2000年学校承办了烟台市重点高中教学工作现场会,会议重点推广了该校改进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创新优生培养工作的做法和经验。2001年学校当选为山东省高级中学协会理事单位。同年,该校被批准为山东省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国家“十五”德育重点课题研究实验学校。2002—2004年该校按照84个教学班的规划,新建学生伙房餐厅一幢、学生公寓楼两幢、教学楼两幢、教师住宅楼三幢,新建校舍面积45000平方米,从而,保证了办学规模逐步扩大,49级扩招达到了16个班,50级扩招达到了23个班,51级、52级扩招均达到了30个班的规模。2004年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接受外国学生学校。学校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5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9人,中级教师10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22人,烟台市级优秀教师54人。自1978年以来,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创建全国重点高中为目标,以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的两个任务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办学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成人成才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形成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的教学体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学生合作教育模式和优生培养模式,形成了既能保证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又能保证优生培养质量的教育优势和质量管理优势,其中,“班教导会制度”、“三定五统一单元超周集体备课制度”、“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和“导师制度”等,被誉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4把“金钥匙”,一直受到省、地、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推广。取得成绩多年来,莱阳一中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山东省和烟台市前列,自1995年以来,在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中,该校共有4525名学生达到本科院校分数线,2280名学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50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6名学生夺得山东省高考单科或总分第一名;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该校共有l91名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331名学生在省级竞赛中获奖,15名学生入选国家奥赛集训队,30名学生入选山东省奥赛集训队,该校两次荣获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决赛优胜金杯,两次荣获全国高中物理奥赛决赛优胜奖,多次受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表彰,多次被授予山东省高中化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奥赛金牌学校和优胜学校称号。学校荣誉学校建校初期,为国家培养了初、高中毕业生近2万名,向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3379名。1955年高一级毕业生中直接去苏联留学的有25人。1982~1986年,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向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447名。1984年应届文科班高考录取率达90%,有两名学生分列全省文科考生总分第一和第二名,有两名学生分列全省外语考生总分第二和第三名。1985年应届理科班高考录取率达92.9%,有两名学生并列烟台市理科考生总分第一名,其中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为满分(120分+10分)。还有一名学生列烟台市外兼文科考生总分第一名。近几年,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山东省和烟台市前列。1995—2004年,在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中,学校共有5000多名学生达到本科院校分数线,2600多名学生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55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11名学生夺得山东省高考单科或总分第一名;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学校共有191名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331名学生在省级竞赛中获奖,15名学生入选国家奥赛集训队,30名学生入选山东省奥赛集训队,学校两次荣获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决赛优胜金杯,两次荣获全国高中物理奥赛决赛优胜奖,多次受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表彰,多次被授予山东省高中化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奥赛金牌学校和优胜学校称号。2004年3月学校荣获“学校杯”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并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学校连续1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和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1998—2004年连续七年被评为烟台市优生培养先进高中、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的办学育人经验连续七年被烟台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和莱阳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推广。学校管理1、设立能级分明的运行机制。学校工作千头万序,在校长负责制的背景下,学校如何运行,校长如何履行自己的教学管理职责,建立怎样能级分明的运行机制,我们把它比喻成三架马车。第一架马车:“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此项工作由一行政人员专人分管,下设少先队、心理工作室两大部门。以学生学习生活为起点,将德育贯穿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倡导“宏观控制,微观落实,强化规范,讲求实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德育管理,提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化、实效化。第二架马车:“教学中心,质量为本”。此项工作由教导主任专人分管,下设科研室、教师教育、幼儿教育三大部门。科研室下设语文、数学、常识、艺体四大教研组。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探索内涵发展之路,使学校尽快走上内涵发展之路。第三架马车:“后勤保障,安全第一”。此项工作由一行政人员专人负责,下设总务处、财务室、安稳办三大部门。总务室下辖实验室、图书室、电教、信息技术室等功能室的使用与管理。作为校长,就是驱赶这三架马车的总调度。有了这三架马车的正常行驶,在辅以党支部、工会、教代会、团支部、家委会等党群组织的参政、议政、监督作用,校长就有了精力来思考、来研究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首席”,成为教育者,而不是“管家婆”。2、建立奖惩透明的考核机制。一是制度建设。按照学校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二是落实岗位职责。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在工作中加以落实。三是量化考核。根据学校工作制度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教职工作出定量与定性的评价。四是奖励表彰。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期末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教职工工作补贴和奖金,并召开表彰大会,邀请家委会和社会人士参加,让家长和社会感到学校不错、教师很行。学校文化1、遵章守纪保平安——基于平安校园的思考一是有序的校园;二是有礼的校园;抓好“小公民”道德建设,以“五好小公民”活动为载体,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专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的道德意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训练。2、书墨飘香伴童心——基于书香校园的思考一是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以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图书室的开放、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红领巾读书活动、每年给教师报销100元以内的购书费用等。二是写字。坚持每天30分钟的写字课,考试设5分卷面书写分,每学期进行一次写字比赛,每月更换一次班级黑板报。3、笛声悠扬冶性情——基于音乐校园的思考开展以“竖笛进课堂”为主的器乐教学。人人会唱国歌、队歌、校歌,坚持“课前一首歌”,营造浓厚音乐校园氛围。坚持开好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兴趣活动,真正体现和渗透学校的文化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办学目标注重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合格公民;鼓励学生勤于阅读,多思考、多发问,发挥潜能。以创建“平安校园、书香校园、音乐校园”为载体,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通过教育数字化、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加大名师工程建设力度,创建“名师——名成果——名校”,最终形成“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即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师生共同的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成为学生文明、质量上乘、群众满意的农村优秀学校。联系电话:0535-7335068
锟斤拷锟斤拷谋思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私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锟斤拷 锟斤拷站锟斤拷图
Copyright © 2011-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